血液盛会, 汇于研用

发布者:于晓虹发布时间:2019-05-20浏览次数:482

  

  第三届中国血液生理学大会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于2019年5月17-19日在浙江杭州萧山雷迪森铂丽大饭店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南大学协办。血液学是基础研究最前沿的医学学科,干细胞的应用、靶向药物、细胞免疫治疗都首先在血液系统疾病应用中取得突破,这些突破是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中国在血液基础研究及转化应用领域拥有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取得了出色的工作成果,本次大会为基础与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积极促进基础、转化、应用的交叉融合。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作为主办方为本次会议安排了志愿者团队,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优质服务。

  大会开幕式于5月18日上午8:00准时举行,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黄河教授致开幕词,黄河教授对出席本次大会的所有专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王韵教授、浙江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骆华伟、中国生理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涛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共安排2个主旨报告、1个特邀报告、6个大会全体报告、57个分会场专题报告、10个青年论坛报告。报告展示了最新学术前沿,为各位代表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来自国内外的血液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者济济一堂,热烈交流、研讨最新进展和研究发现,探讨下一步发展方向。

  大会特邀麻省理工学院Harvey F. Lodish教授作了题为“How 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 make the decision to proliferate or differentiate: New drugs to treat anemias”的报告,Lodish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红系发育过程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来自剑桥大学的Tony Green教授作了题为“JAK/STAT signalling, stem cell subversion and myeloid malignancies”的报告,JAK/STAT信号通路是髓系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参与通路,也是目前髓系肿瘤靶向治疗最热门的靶点之一,无论基础还是临床工作人员,都在两位教授的报告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教授做了题为“精准医学战略实现关键问题识别及对策研究”的特邀报告。陈院士就科研顶层设计、临床队列研究机制、临床指南制定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大会内容更具前瞻性、纲领性。


 


 随后进行的大会全体报告中,黄河教授做了题为“Advanced CAR-T therapy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的报告,黄教授结合临床病例与作用机理,报告了CAR-T疗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的系列研究,不仅展示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近年来在CART治疗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细胞治疗的免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安秀丽教授做了题为“A love story at the erythroblastic island: death feeds birth”的报告,安教授的报告介绍了红系造血岛的结构特点,巨噬细胞、铁循环在红系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还介绍了她和她的团队在这一系列研究中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分享了对于体液免疫中淋巴细胞的协同发育研究“Coordinated lymphocyte differentiation in humoral immunity”。


 


  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程临钊教授做了题为“Human Blood Cells: Large and Small”的报告,分享了人类血细胞与外泌体的研究与应用经历。来自美国CityofHope癌症中心Beckman研究所的陈建军教授做了“RNA modification in leukemia: Function, Mechanism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的报告,从基础研究到早期药物研究为线索,讲述了白血病中RNA修饰的功能、机理与临床价值。最后,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周斌教授做了题为“An intersectional genetic approach to deciphering cell fates in mammals”的报告,从Intersectionalgenetics, Exclusive genetics, Seamless genetic labeling三个手段入手,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对利用细胞谱系的遗传示踪技术探索器官发育的研究。现场气氛活跃、聆听报告的专家代表积极提问互动,分享交流自己的意见与观点。



  本次大会共设立分会场主题11个,组织了包括“造血发育与再生途径”、“血细胞生理与病理”、“成体造血与应激反应”、“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造血微环境与疾病”、“靶向治疗与干细胞移植”、 “恶变机制与干预策略”、“组学与单细胞技术”、“细胞免疫与基因治疗”、“血液疾病诊疗专家论坛”及“护理专场”的专题报告内容。会议在分会场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基础和临床的结合,既有基础研究专场,也有临床报告,亦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专题内容,基础研究可以了解临床实践的需求,临床医师可以了解基础研究的前沿。


  本次大会的另一特色是在正式会议开始前,即5月17日下午举办了以近两年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为专题的“明日之星”青年论坛(“Starting Future” Starting Forum)。来自中科院的李美博士、张维琦研究员,广西医科大学的张梦云教授,天津血研所的程辉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的张亚萍博士、郭滨研究员、余山河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的刘伟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孔光耀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孔圆教授等10位“明日之星”分别汇报了自己团队的优秀工作,展现了血液学研究领域新鲜血液的风采。


  本次大会历时2天,共举办78场报告,从会议初始到结束,会场始终座无虚席,保持着热烈而浓郁的学习气氛。会议同时组织壁报展示90张,并由专家评审小组从中严格挑选出10份,授予“十佳壁报奖”。5月19日12:00时许,会议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黄河教授作大会全体报告,来自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的蔡真教授、钱文斌教授、郭国骥教授、钱鹏旭教授、张进教授、蒋晞教授、孙洁教授作分会场报告,充分展示了浙江大学在血液病及血液生理研究领域的突出成果,所做报告获得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特别感谢本次大会摄影周学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