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Hematology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血液学与细胞移植国际前沿论坛于 2023 年 9月15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起、联合良渚实验室和浙江省免疫学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承办。本次会议主题涵盖血液学恶性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转化研究的最新热点,设置大会主旨发言、免疫治疗的机制与应用、细胞免疫治疗的设计与临床转化、血液与干细胞移植四个论坛环节。
会议邀请了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CAR-T之父” Carl June教授,二代CAR-T创始人Michel Sadelain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Mohamad Mohty教授等海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和临床医生共同开展跨学科交流讨论,会议通过见解共享和跨界探讨,共同促进血液学、细胞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开幕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院长致开幕辞,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黄河院长首先祝贺了本次会议邀请的CAR-T领域先驱Carl June教授和Michel Sadelain教授,两位在当地时间上午因为在CAR-T领域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科学界巨奖“生命科学突破奖”。黄河院长还指出本次论坛将包含两个重要环节,包括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和国际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联盟成立仪式。最后,黄河院长寄语本次论坛,希望在座的教授专家和青年学者能够借此机会,通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和观点碰撞建立密切深入的合作关系,促进临床与基础的高度融合,共同开创血液疾病和细胞移植领域的美好未来。
第一部分: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邀请了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的临床专家和基础研究学者做主旨报告,由浙江大学孙洁研究员和良渚实验室王东睿研究员共同主持。
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细胞工程实验室主任,二代CAR-T创始人Michel Sadelain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Antigen sensitivity, logic gating and persistence of CAR-T cell》的精彩报告,详细讲解了CAR-T细胞的抗原敏感性、逻辑门控性和持久性。包括对CAR-T细胞的抗原敏感性进行编程用于确定T细胞敏感性的CAR设计的层次结构,延长CAR-T细胞的功能寿命。
美国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 June教授带来了题为《Updates with CAR-T Cell Therapy》的报告,在报告中,Carl June教授详细介绍了CAR-T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CD19作为靶点的最新进展,CD19作为靶点帮助“不可治疗”的CD45药物化,使CAR-T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成为可能,表位编辑保护造血细胞免受CD45定向免疫治疗从而不丧失CD45蛋白功能。提出在小鼠CAR-T细胞中,CD137 (4-1BB)和CD28信号域的TET2缺乏症存在差异,基因组编辑综合增强T细胞功能。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良渚实验室血液与免疫方向首席科学家黄河教授带来了题为《Novel CAR-T cellular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的报告,报告不仅分享了团队在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中的新型CAR-T治疗成果和经验,也介绍了中国CAR-T细胞治疗的现状,包括快速增长的临床试验,更多的适应症和更多的新靶点。随后黄河教授指出,中国CAR-T疗法已进入新的阶段,新型的CAR-T治疗策略已成为必然需求,包括功能增强、精准调控、通用型CAR-T细胞研发等。针对这几个方面,其团队对关于PD-1定点敲除的CAR-T、通用型 CD7 CAR-T、GPRC5D CAR-T开展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e》,《Cell Research》,《Lancet Haematology》等杂志,引领了该领域的发展。最后黄河教授做出展望,以干细胞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等技术为基础的下一代CAR-T细胞治疗将在中国迅速崛起,细胞免疫治疗在中国前景光明。
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院Mohamad Mohty教授作了题为《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immunotherapy in multiple myeloma》的报告。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多发性骨髓瘤双特异性抗体和免疫治疗的进展,突出介绍了其领导的采用新药如 Modakafusp或双特异性抗体如BCMA*CD3,GPRC5D*CD3双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
仪式
随后举行了隆重的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和浙江大学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联盟成立仪式,由浙江大学国际合作处艾妮副处长做开场致辞。艾妮副处长对于浙大一院黄河院长团队在对外交流方面做出的突出工作表示了肯定,并衷心祝愿两个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在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上,艾妮副处长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河院长共同为索邦大学的Mohamad Mohty教授以及特拉维夫大学的Arnon Nagler教授授予了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证书和浙江大学校徽。
随后举行了浙江大学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联盟成立仪式。仪式上正式宣布了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法国巴黎索邦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法国马赛艾克斯-马赛大学为核心成员的联盟正式成立,四方将在此框架下开展深入的科研和临床合作。
第二部分:免疫治疗的机制与应用
第二个环节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蔡真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依教授共同主持。
浙江大学陈家明教授带来题为《Mechanisms and Functions of-Necroptosis in Host Defense and Tissue Homeostasis》的报告。陈家明教授提出细胞死亡与炎症的综合信号,即坏死通过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促进炎症。报告阐述了RIPK1-RIPK3-MLKL轴调控坏死性凋亡,RIPK3/ mlkl依赖性坏死性凋亡也可被tlr或病毒激活,RIPK3具有宿主防御病原体的功能,可以通过特异性免疫效应器促进细胞因子的表达,论述了RIPK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作用。
浙江大学钱鹏旭研究员带来了《Mechanisms and reinvigoration strategies of CAR-T cell exhaustion》的报告。钱教授阐述了CAR-T细胞衰竭机制与再生,内容包括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CAR-T细胞衰竭特征、CAR-T细胞耗竭的表观遗传调控和CAR-T细胞调控因子的表观遗传小分子筛选等。
浙江大学肖刚研究员带来了《Enhancing CAR-T function through reprogramming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通过靶向线粒体关键蛋白药物的筛选,发现异柠檬酸脱氢酶阻碍CAR-T细胞功能的全新作用。该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手段揭示了CAR-T细胞线粒体代谢重编程在促进氧化还原稳态与关键表观遗传修饰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CAR-T细胞在营养物质匮乏的体内环境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第三部分:细胞免疫治疗的设计与临床转化
第三部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主任,良渚实验室侯宇研究员和良渚实验室毛圆辉研究员共同主持。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rnon Nagler教授带来题为《CAR CD19 failures-any role fo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的报告。Arnon Nagler教授探讨了CAR - CD19治疗失败后采用异体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经验,提出CD19-CAR-T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患者生存率较低,CAR-T细胞失败后达到CR的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胡永仙主任作了《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after CAR-T therapy》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CAR-T细胞治疗最常见副反应之一——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展开,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生物学标记、病理生理学机制探究、CRS动物模型三个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团队近3年来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的成果。
浙江大学王东睿研究员带来了《The Seed and Soil of CAR-T Cell Efficacy Refinement》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为CAR-T细胞功效细化为“种子和土壤”,从CAR-T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进化”过程展开,思考超越CD19和BCMA的方向,以“CAR+X”工程进行全基因组筛查,鉴定增强CAR-T细胞肿瘤功能的靶标以制造“更好的土壤”。
浙江大学孙洁研究员作了题为《Reducing fratricide and enhancing therapeutic potency of CAR-T cells to treat T cell malignancies》的报告,该报告主要讨论了如何降低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中的自杀行为,并提高治疗效果。孙洁研究员通过基因工程修改CAR-T细胞,使得CAR-T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了对正常T细胞的攻击,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浙江大学郭红山研究员带来了《DNA hypomethylation silences antitumor immune genes in early prostate cancer》的报告。报告主要阐述了抑制PMDs内与H3K27me3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同时保持PMIs内细胞周期和增殖基因的表达;低甲基化CD1A-IFI16阻断对脂质抗原呈递基因和干扰素诱导基因的抑制出现在前列腺肿瘤发生的早期,在小鼠肿瘤模型中重新表达脂质抗原呈递和干扰素诱导基因触发抗肿瘤免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张明明博士作了《CAR-T cell therapy for R/R multiple myeloma》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我中心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治疗的进展,包括BCMA CAR-T以及最新的GPRC5D CAR-T细胞治疗,疗效显著,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部分:血液与干细胞移植
第四部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施继敏主任、何静松主任和良渚实验室任俊明研究员共同主持。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Didier Blaise教授带来了《Allogeneic HSCT in Aged Patients With Myeloid Malignancies: Pres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的报告,报告系统阐释了其所在中心这些年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成绩,尤其在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移植中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西湖大学裴唯珂研究员带来题为《Single-cell lineage tracing reveals stem cell fate in native hematopoiesis》的报告。报告围绕谱系追踪方法展开,设计Polylox条码系统,利用Polylox进行造血干细胞谱系追踪,以确定哪些机制决定了天然造血干细胞的命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赵妍敏主任作了《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VHD in China & Experience from our center》的专题报告,重点归纳了中国特色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诊治进展,并介绍其所在中心的GVHD防治体系以及中心牵头的新型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浙江大学裴善赡研究员作了《Targeting heterogeneity of huma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tem cells》的主题报告,报告梳理了过去两百年人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工作和研究的主要进展,系统阐述了AML干细胞异质性的机制研究,并探讨了白血病干细胞(LSC)异质性的临床意义并设计了针对LSC异质性的创新AML治疗思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瘤移植中心的杨杨副主任医师带来了题为《Multiply Myeloma: Clinic and bench》的报告。对于学科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近年来的临床和科研方面的进展,多学科合作,患者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的叶逸山博士带来题为《Donor selection in the ear of ‘Everyone has a donor》的报告。报告围绕供者选择这一异基因移植中的核心问题,系统阐述了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这些年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报告重点介绍了旁系供者单倍体移植的系列研究,证实了在单倍体移植中旁系供者可作为直系供者的等效替代。报告指出随着更多供者选择的出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进入“人人有供者”时代,精准和个性化移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圆满结束,与会者们跨越语言和时空距离,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了当前血液恶性肿瘤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互相启发和激励。专家们还就跨学科合作、国际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大会是血液疾病和细胞治疗领域的一次盛会。我们共同期待明年杭州再相聚!